不谈恋爱不结婚的年轻人 ,心理卫生更差 ?

很多年轻人失去了恋爱意愿 。视觉中国图

不谈恋爱不结婚的年轻人,心理卫生更差?

拥有爱情 、婚姻和子女 ,对你来说关键吗 ?

2025年4月,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《心理卫生蓝皮书:中国国民心理卫生推动报告(2023-2024)》,其中《2024年成年人与在校大学子婚育观调查报告》(下称“婚育观调查报告”)给出了一份当代年轻人的众汇外汇平台答案  。

婚育观调查报告基于对全国55781名在校大学子及7366名成年人的问卷调查,发现年龄在18-24岁的成年人 ,尤其是大学子群体,恋爱 、结婚和生育意愿较低 。

在大学子群体中,爱情 、众汇外汇官网婚姻和生育子女的关键性依次递减:选择“拥有爱情不关键”的占比为45.4%;认为“拥有婚姻不关键”的占比为51.8%;认为“生育子女不关键”的占比为59.4% 。

与理想现状相比,在思考现实现状后,受访者普遍希望结婚和生育的年龄延后 ,希望生育子女的数目下降 ,并且不愿结婚和不愿生育子女的人数占比升高。

政府汇总局发布的数据呈现,全国结婚注册总数从2013年至2022年连续9年下降 。另据联合国《世界人口展望(2024)》数据,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属于人口负上升范畴。

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 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卫生评估推动中心主管人陈祉妍  ,也是本次婚育观调查报告的主要设计人。她认为 ,对生育率低的难题 ,应重视从心态的角度进行研究。XM外汇代理

陈祉妍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 ,就研究数据解读 ,在理想情形下 ,人们会比“思考到现实状况”时,更早结婚生育 ,且生育数目提高。“但我们必须认识到  ,大家的心态已经是‘晚婚晚育 ,少生优生’了,如果这个心态不变更,即使处理所有的现实困难 ,在理想状况下,生育率仍然是低的。”

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结婚了?围绕这个议题,2025年6月16日 ,南方周末记者对话陈祉妍 。在她看来,现实压力并非主因 ,心态观念固化、网络数据茧房、成长心理创伤及对不确定性容忍度降低,才是核心原因。

“年轻人对不确定性的耐受度在后退”

婚育观调查报告呈现 ,成年单身人群中 ,25-34岁阶段之后,不愿脱单(寻找对象)的比例随着年龄的提升而升高。35-44岁人群不愿结婚比例最高,为32.6%。而在单身大学子中,有30.1%的大学子不太希望脱单,11.1%的大学子完全不想脱单。

南方周

赞(28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https://yongqing.cshbbrain.com/baike/

评论 抢沙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