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博及其作品《毛病》。南方周末记者 吴小飞 摄
又到一年结业季
。今年中央美术学院的结业作品展上 ,有一件非典型艺术作品格外出圈。结业生王博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
,做了212项检查
,众汇外汇开户最后查出190个毛病——大到间歇发作的惊恐障碍、肺部结节,小到脸上长的脂肪粒、斑点 。所有体检结论和药品
,共同构成了王博的结业作品《毛病》。
这样细致的体检 ,并非天马行空的行为艺术 ,而是源自一次急症发作后的体质大变动。经过这次体检,王博对自己的身体卫生、生活方法和医疗手段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。他认为,当代社会的食品保养 、部分工种的众汇代理作业方法以及弥漫在打工人中的匆忙焦虑,都在极大地作用着人类卫生。
急症后 ,“对身体充满好奇”
南方周末:你在30岁本科结业,这背后有什么不一样的故事吗?
王博 :我出生于安徽北部农村 ,是家中独子,从小上学就很晚,一年级还上了4年,中学期间开展对世界充满好奇 ,不太能在课堂上待得住,还休学过。16岁那年我就到北京“闯荡” ,一开展就是学画画、富拓外汇开户创业,倒腾中介的活 ,慢慢也赚了一些钱 ,然后在日本待了两三年学文学 ,2018年前后回国 ,2021年考上了央美的实验艺术与技术艺术学院。
南方周末:展区影片呈现你曾经有突发急症 ,这段经历激发了《毛病》的创作 ,具体什么现状 ?
王博:2021年8月15日我在老家 ,太阳落山前后感到胸口很闷,到晚上10点还是闷,到11点感觉心跳过速 ,快要晕厥了,然后就把我爸妈叫起来,说我不舒服,必须要去医疗机构。
我们家离镇上的医疗机构有三十多公里 ,我爸开车大概走了十公里 ,我就感觉前所未有的痛苦,处于濒死情形的感觉 。当时想跟我爸说别开了,我想跟他们说点啥留点话,但我没敢开这个口,怕父母受不了。
当晚到县城的医疗机构急诊抢救 ,人虽然救回来了,但是病因没有找到。我姨在那家医疗机构工作 ,当时找了医疗机构最好的全科医师来给会诊 ,都没有查出病因 。
这次突发急症之后,我表面看起来没事了 ,其实整个人和之前大不相同。首先是身体上一直感觉很乏力,干啥都没有精神,总觉得很不舒服;另外心理压力也很大,老觉得自己还是心脏不舒服 。当之无愧网后来去医疗机构看,也没发现什么难题,但始终处于一种疼痛幻觉中 ,此前急症发作时的濒死感,经常在我脑子里重演 。
当时急救做的检查除了发现血液有点缺钾,其他都还好 。因为是县城医疗机构,条件有限 ,很多终端也对比陈旧,无法做精细的药物解读和检查 。大夫提议可以去一些大都市的大医疗机构再查查 。所以就以准备上学为由提早离开家了 ,其实我是想早点到北京看病。
南方周末 :到北京后你是怎么就医的?
王博 :当时我想知道这种莫名幻痛到底是什么病,因为最早是心脏不舒服,所以就去安贞医疗机构(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疗机构,心肺血管疾病为其核心学科)的心内科挂了门诊,也带上了此前的报告。医师说我在地方做的那些检查,有的可能查得不准 ,也没做心脏超声,可以补一个心脏超声,然后让回去多睡觉 ,也没说身体有什么难题。
我一共查了6家医疗机构 ,看